五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九章 征兵受阻(第1页)

楚雄本来以为在柳镇及附近十几个村子,招收500名新兵是很容易的事,结果现实给他上了一课。

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八路军振臂一呼,百姓应征者如云的感人场景并没有出现。

镇上还好一些,至少还有几个做工的听了宣传过来应征,派到各村的征兵队普遍碰了钉子,几乎没有人报名应征。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老百姓中普遍流传着一句话: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当兵打仗是要死人的!

而适龄壮丁几乎都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去当兵了,家里就少了一个顶梁柱。

国家又不可能一日无兵,所以只能通过制度来招兵,常用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募兵制,一种是征兵制,其他的几乎都是这两种制度的衍生,如北周后出现的府兵制就是征兵制的升级版。

募兵制的核心就是花钱养兵,军队职业化,用军饷去养兵,像南宋、北宋、清等政权实行的就是募兵制。

在古代,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或族群,从军常为被迫性或半被迫性的选择,而在一定条件下,国民有其从事军职的必要与义务者,其制度为征兵制。

可以看出征兵制是一种强制性的兵役制度,五代后又升级为操作性更强的府兵制,明代的军户制也是一种府兵制,其特点是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

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可以看出来征兵制是国家或政权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平时耕种,战时从征,不从征者轻则坐牢,重则杀头,百姓不得不当兵。

实行征兵制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像汉朝,汉武帝北征匈奴,一声令下,五十万大军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征齐,根本不用担心没人敢不来。

府兵制更是,从《木兰诗》就能看出来: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可汗军贴一下,府兵就得老实自备马匹、武器在规定的时间赶去报到,规定的时间不到是要杀头的。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强制性征兵制度,古代那些强势帝王才能动则就出兵几十万,甚至百万。

民国时期显然不具备强势政权的特征,国家只是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各地事实上是新、老军阀在统治。

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兵役制度,各新、老军阀招兵都是靠军饷,也就是募兵。

但军饷却很低,又普遍存在军官克扣军饷、打骂士兵,不把士兵当一回事等行为,导致了在普通民众中,存在只要活的下去都不愿当兵的心理。

从而催生出一种新的征兵方式——抓壮丁!

整个抗战时期,国府抓的壮丁不下去千万,有大一部分壮丁死在了押解的途中,这又必定会引起一个恶性循环,民众更反感当兵。

很多人为了逃避兵役甚至选择自残,残疾总比送命好!

热门小说推荐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