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4 七娘又成什么精(第1页)

四只鎏金匣子,端端正正奉在本就不大的桌案上。

李白一脸茫然若迷,视线从匣子转向上使,又垂眸落在自己深青色的八品官服上——搞不懂,伺候匣子究竟算哪门子差事?!

上使名叫王昌龄,是开元十五年的前及第进士,只比李白早入仕一年,因而作为他的直属上峰,官职也是算不得高的从七品补阙。

就这,还是从尚书省的九品校书郎费劲巴哈爬上来的。

王昌龄此人显然是有些大格局的。

他虚长李白三岁,又同为贡举出身,索性笑着开解他:“方今尚书少监张九龄,三十六岁曾任左拾遗,1十二郎还未满而立之年,前路坦途一片,大有可为啊。”

李白乐了。

瞧着上峰没多大岁数,打鸡血画饼的本事倒是不差。

王昌龄又看向院中:“自陛下登基以后,左右补阙、拾遗便降了员,各自只设二人。”

李白知晓这事儿,遂点点头。

早年间,因为补阙拾遗的官员数量未加限制,一度出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

的局面。

到了开元初,这两个官职及其内供奉才被限制为定量。

2

王昌龄见他对时政不是两眼一抹黑,只会死读书,暗暗舒了口气:“左补阙、拾遗统归门下省调度,你我为右使,分属咱们中书省内。

前任右拾遗中,一位刚刚致仕,另一位制举考去了兖州,因而,院里的右拾遗如今就你一个。”

李白:“……”

你还骗我大有可为!

这不全都跑路了!

接察觉到李白幽怨的目光,王昌龄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继而拍着他肩膀小声道:“今日紫薇舍人随中书令入宫与陛下商议盐务去了,听闻是新得了一种制青盐的法子,成本更低,盐的口感质感也更细腻,陛下有意将盐业收归朝廷。”

李白眸光微闪,知道这是七娘的盐法交上去了。

“像这种商议大事的日子,谏官们是不会没眼力价地凑上去奏疏的。

李拾遗刚来,不如四处逛逛,也就该到饭点了。”

王昌龄笑着出了殿门,指向东北角,“咱们府衙的食堂在那处,别走错了!”

王昌龄匆匆往前头一座更大规模的主殿中行去。

李白等他走了,对着桌上四只匣子里里外外鼓捣一遍,实在是闲得无趣,这才决意在中书省转转,认个脸熟。

中书省自大唐建朝之前,便一度被称做“西掖省”

,原因大抵是因为历朝历代中,中书省总处于宫廷中轴线的西侧。

官署内以中书令为长官,中书侍郎为二把手,但实际上的一应政务处置都以中书舍人为核心运转。

久而久之,朝官宫人们再提起“西掖”

,指代的便成了中书舍人院。

李白一边逛着府衙内认路,一边在脑中盘算着目前的形势,觉得有些不妙啊。

中书令是张说张相公,那中书侍郎呢?再不行还有六个中书舍人,总不能都是对他不利的人吧!

李白晃晃昏沉的脑袋,决定先去府衙食堂上压压惊。

正值盛世,在大唐做官,饮食上也算是有公家福利的:

那些有资格上朝的官员们会获得陛下钦赐的早间盒饭,因为只能站在廊庑底下吃,又被称为“廊下食”

;至于各州县和京师官署里的基层们,早晚饭自然也不能饿着,纷纷搞起了小食堂。

其中,以当朝相公们在政事堂的堂食最为奢华,中书省的官署堂饭最简陋。

热门小说推荐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官场是什么?官场是权力的游戏。官场远比江湖更为险恶。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跨过去那就是海阔任潮涌风劲好扬帆!官场的规矩是什么?正确就是官场的最大规矩!重活一世。刘项东洞悉一切。他不仅能正确,还会一直正确下去!重生是风自身为鹏大鹏一日同风起,这辈子,我刘项东要扶摇直上九万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