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42 第 42 章 朕也要学(第2页)

这句话是李时珍以前偶然感慨时说的,霍善听后觉得很有道理。

就像学医一样,埋头读医书哪里有让李时珍他们带着到处走有意思呢?

今儿司马迁给他们讲了自己游历的经过,霍善便记住了许多东西。

他就着“行万里路”

这件事给刘彻讲起司马迁说的那些地方风俗与传说故事,表示自己记住了春申君的宫室超大,治水那个大禹的坟墓在会稽,以及孔子的故乡是曲阜!

刘彻听得微讶。

没想到司马迁一下午竟能给霍善他们讲这么多东西。

刘彻问:“这跟你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什么关系?”

霍善道:“这些地方司马郎中都去过,所以他才讲得这么有意思。

我要是去过了,肯定更不会忘记这些人了!”

他还跟刘彻讨论春申君宫室超大的原因,肯定是因为他们战国四公子都特别爱养门客,动不动就食客三千的,不把家建大点怎么住得下这许多人!

提到食客,霍善又有了新鲜的疑问:“您说他们给食客管饭不?这么多人的饭,得多少厨子才能做好啊!”

刘彻大言不惭:“三千人有什么难的,你看你舅公他们带兵打仗,哪次不是上万人一起走?”

霍善听后顿时对他舅公和他爹肃然起敬。

>>

这上万人的吃饭问题想想就特别难解决!

司马迁:“………”

好的,他知道了,这小子不是针对他,而是在所有人面前都能把人带跑题。

刘彻虽听出霍善讲的这些内容很多都和《春秋》无关,但也没打算追究什么。

太子刘据也才十岁,没必要非逼着他猛学什么春秋大义。

多听听外头的世俗人情也挺好的,就当开阔开阔眼界了。

司马迁一颗心起起伏伏了老半天,见刘彻没有拿他问罪的意思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对霍善的观感更复杂了。

要不是这小子,他本不用这么忐忑;可同样也是因为这小子的应答,他才免遭刘彻的责难。

而且那些事都是他随口讲的,霍善竟能记得这般清楚,而且还能囫囵着复述给刘彻听——难怪那天他讲起粽子相关的传说故事来那般流利,原来天生有着这样的好记性。

刘彻问了霍善,也问太子刘据以及卫登几人有没有收获。

许是因为霍善做了示范,几个小孩儿也不拘着了,都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讲给刘彻听,其中虽有不少稚言稚语,却也都记住了一些往胜先贤的事迹。

太子刘据还道:“等孩儿长大了,也想到处走走看。”

这是把霍善那句话给听进心里去了。

事实上刘彻自己也有出去的打算,只是太子还太小,该打的仗又还没打完,刘彻一时半会也没法放下长安诸事到处巡游。

顶多只能在长安周围到处走走。

刘彻看向一脸乖巧的刘据,心里琢磨着过个几年便留刘据在长安,自己出门游遍天下去。

这也不独是为了玩,还是为了去看看大汉的山川湖海,顺道震慑一下天下宵小。

至于太子的话,再过几年也没满弱冠,这么小的孩子谁能放心让他出去外面日晒风吹?

那可不是慈父所为!

自认慈父的刘彻心安理得地做好了决定,心情颇好,也不辩驳刘据的话,还笑着说道:“以后总有你出去的机会。”

机会当然是有的,只要这小子早日诞下皇孙,好好教导皇孙成材,日后可不就可以让儿子监国换自己出去玩了吗?

刘彻认为自己的想法和说法一点毛病都没有。

热门小说推荐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