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9章 大隋之亡(第2页)

在独孤皇后的提醒下,隋文帝杨坚总算想起一个月前已经换了太子的事,凝重之色顿时一扫而空:不管原本历史上的隋朝是如何被灭的,如今情形已是大不相同了。

放下了担忧的他这才有心思去听水镜中关于自己的功绩。

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一掠而过,了无痕迹。

……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好似有些耳熟?

……天下同名同姓者多了去了。

那唐太宗无论如何都得是至少百年后的人吧?自己亲手建立的大隋又岂会如秦朝一般短命?

在这帝后二人交流期间,水镜里早已经放完了大隋三路大军讨伐南陈的故事。

【与此同时,隋文帝杨坚

开始着手实施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利国利民的政策。

【政治上,他废除北周六官制,确立三省六部制,又废除自汉代以来的州县辟暑制以及魏晋以后实行的九品中正制,规定从此九品以上官员都由吏部统一任免,年年接受考察,开科举取士之先河————隋文帝的一系列举措,影响了后世一千年。

“三省六部制,科举取士?”

正在监督扶苏批阅奏折,而自己积极养生的秦始皇赢政霍然转头,就见扶苏已经将出现在水镜中的详细制度都记了下来,脸上浮现出一丝满意。

……虽说一千多年后的制度不可能照搬到大秦,但总有一些可参考之处嘛。

“科举制2与朕的宛举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大不相同

一向?与朕的祭华和只有一子之左,却是人不相同。

汉武帝刘彻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制度的优点,尽管杨坚所开创的还只是雏形,与后世明朝的科举制相比完全名不副实,总共都没录取几个人,且出身都不低。

但相较于汉朝的察举制,哪怕还仅仅只是一个雏形的隋朝科举制都先进多了。

明朝的科举制放在当下反而没那么合宜。

看到画面之中士子书写用的白纸,汉武帝刘彻摸了摸下巴————因为总是从水镜之中看到白纸的存在,知晓其便利之后,他早就令少府传谕天下奇人异士、能工巧匠,加以研究,也不知如今成果如何?

由朝廷直接任命官吏?似乎也值得借鉴一二,并非照搬,而是要贴合大汉的情况。

如今大汉的辟署制度,由朝廷任命州郡长官,而州郡长官可以自行征辟僚属,朝廷对地方的掌控的确及不上后世……

【民生上,隋文帝废除苛政,减轻赋役,检括户口,将大量人口从豪强手中解放出来,成为国家编户。

他开放盐池、盐井,任由百姓取用,又颁布租调令、均田令,在北齐北周均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规定成年男丁每人受露田80亩,永业田20亩,妇女每人受露田40亩,其中永业田无需归还,露田则在死后还归国家。

【————另外,起初规定男女年十八岁为丁,一旦成丁便要承担徭役;后来隋文帝将成丁时间推迟到二十一岁,每年服役时间由一月改为二十天,纳租调的数目也有降低。

不过男女18岁授田的规定并未改变。

因此,从18岁起的三年

间,隋朝百姓受田的同时,还不必服徭役、纳租调。

【律法上,隋文帝颁布了对后世影响甚大的《开皇律》,废除枭首、车裂等酷刑,此后除非谋反大罪,都不得诛连九族。

【军事上,他改革府兵制,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减轻了军队财政负担,又北服突厥,使原本统一的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并荣获“圣人莫缘可汗”

之尊称!

【——他也是第一个获得草原民族臣服,被尊为圣人可汗的诸夏皇帝。

大唐贞观年间。

唐太宗李世民真心实意地感叹道:“大唐承隋朝制度多矣,此皆隋文帝之功!”

热门小说推荐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官场是什么?官场是权力的游戏。官场远比江湖更为险恶。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跨过去那就是海阔任潮涌风劲好扬帆!官场的规矩是什么?正确就是官场的最大规矩!重活一世。刘项东洞悉一切。他不仅能正确,还会一直正确下去!重生是风自身为鹏大鹏一日同风起,这辈子,我刘项东要扶摇直上九万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